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机会首次公开竞拍,起拍价:8 万元 / 公斤

2023-07-10 10:47:51 来源:现代快报+

在日常生活中,竞拍,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事情了,但是,火箭的竞拍您听说过吗?不久前,航天科技集团发布我国首次火箭竞拍公告,有卫星发射需求的企业都可以通过竞拍的方式来获得进入太空的机会。为什么会采用竞拍的方式?火箭竞拍的背后又透露出哪些信息?


(资料图)

△大屏显示竞拍详细情况 据央视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机会首次公开竞拍

记者首先来到了航天供应链大厦,这里负责此次火箭的竞拍,大屏幕上正在实时显示的就是这次竞拍的详细情况,火箭竞拍的发布和交易都是由航天电子采购平台来实施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在他们平台上,火箭的竞拍还是第一次。

这次参与竞拍的火箭是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的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预计今年年底发射,起拍价格为每公斤八万元。

据了解,这次竞拍将在 7 月 13 日下午 3 点开始。今年 4 月,航天科技集团发布了 2023 和 2024 年度运载火箭 " 搭载 " 和 " 共享火箭 " 发射机会清单。包括本次发射在内,共有 9 次发射任务,面向国际、国内市场提供长征火箭的 " 整箭发射 "" 搭载发射 " 和 " 组网发射 " 等不同方式的发射服务。

火箭 " 拼车 " 发射:更灵活、成本低

什么是 " 搭载 " 和 " 共享火箭 " 呢?简单来说,就是火箭 " 拼车 " 发射。现在,随着我国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民用卫星领域,小型卫星批量发射、在太空组成星座的模式逐渐成为主流。

航天科技集团长城公司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服务商,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他们就开始为国际宇航市场提供发射服务。航天科技集团长城公司宇航事业部发射服务部副总经理丁洁告诉记者,由于当时国内几乎没有商业发射需求,因此他们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国际市场。2015 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 年)》,明确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商业航天,但在起步阶段,需求并没有快速产生,因此,他们主要提供的还是火箭的搭载服务。

此后,我国的商业航天以每年 20% 的速度高速增长,传统的搭载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商业航天的发射需求。丁洁介绍,面对商业航天市场对微小卫星发射需求的急剧增长,一方面我国研制了长征十一号、长征六号、长征八号新一代运载火箭。另一方面,他们启动了 " 长征快车 " 计划,推出共享火箭的 " 拼车 " 发射模式。与以往任务中 " 搭载 " 的形式相比," 共享火箭 " 发射模式是先确定运载火箭型号和初步发射计划,再到市场上招揽卫星乘客,具有发射成本低、任务适应性好等特点。

火箭 " 拼车 " 发射,探索共享新模式

长征八号火箭是航天科技集团为了满足商业航天发射需求而研制的一款新型运载火箭。2020 年 12 月 22 日,长征八号成功首飞,然而此后,型号团队就面临无星可打的窘境。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总指挥肖耘告诉记者:" 长征八号没有可打的东西,我们就确定共享模式的方式,到市场上去找载荷。简单地说就是‘拼车’方案,把很多小卫星给它凑在一块儿,实现本次任务。"

2022 年 2 月,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以一箭 22 星的 " 拼车 " 方式成功发射,创造了当时我国一箭多星的纪录。

我国在轨商业卫星超 350 颗,服务国计民生

近几年,我国多次实施了 " 拼车 " 上太空的发射任务,目前我国在轨的商业卫星数量已经超过 350 颗。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商业卫星,它们有什么用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河南省鹤壁市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存在很多采空区,同时境内有山区、林区、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地貌,每年对于自然灾害的防范有很大的压力。过去他们对于灾害的预警主要是依靠人工观察,费时费力,而且效率很低,采用无人机,又无法监测到长周期的沉降变形,于是,他们想到了遥感卫星。

鹤壁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司会源介绍:" 雷达卫星具有地表穿透能力,做一次鹤壁全市的沉降数据对比,一个人三天就能完成,过去靠人监测是无法实现的。"

尝到甜头的鹤壁市,在今年 3 月,一次性发射了鹤壁一号、鹤壁二号、鹤壁三号三颗卫星,除了灾害监测,还可以进行污染物监测、农业精准管理等多种服务。未来,他们还要实现更多更快的卫星应用。

供需两端共同发力,商业航天迎来高速增长

火箭通过 " 拼车 " 这种发射模式的创新,降低了商业航天进入太空的成本,促进了商业航天应用需求的增加。在供应端和需求端共同发力下,商业航天迎来了高速发展。

在航天发射高需求的强力带动下,我国商业航天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一箭多星、火箭可回收、低成本小卫星等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

目前,以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为主导,各细分领域国企和民企广泛参与的格局基本形成,天目一号、吉林一号等星座计划稳步推进,商业航天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太空组网规划。

国家层面也不断给予支持。2020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将卫星互联网纳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 " 新基建 " 范围。在 " 十四五 " 规划和 2035 远景目标中,国家明确提出 " 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 "。截至 2022 年,国内有效经营的商业航天企业数量超过 400 家。(据央视)

标签: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