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而已 起飞鄂州丨棋圣聂卫平鄂州创下吉尼斯纪录

2023-08-03 23:19:40 来源:荆楚网

国运兴,棋运兴,城市兴。

1991年9月25日,全国第三届围棋棋王半决赛在鄂州市明塘体育场举行,由国手马晓春、刘小光对弈,棋圣聂卫平讲解。

361颗、直径2米、重20斤的大棋子,还有以运动场作为棋盘的大场面,创下世界围棋之最和吉尼斯世界纪录,并登上新闻联播。


(资料图片)

《围棋报》样刊。(受访者 供图)

开盘:中日围棋对弈连败8局

王振华1953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系,后被分配至鄂州市总工会图书馆担任馆长。

在整理图书时,他被1961年的一则故事吸引:1961年9月,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邀请日本围棋队访华。在中日围棋队的交锋中,55岁的日本女棋手伊藤友惠五段连赢7盘棋。

“陈毅元帅讲,不能让伊藤友惠赢第八局。此时伊藤友惠对弈的国手魏海鸿,她根本就没有将魏海鸿放在眼里,这里走走那里转转,即便如此,魏海鸿还是败下阵来。”王振华说。

看到这个中日围棋对弈故事后,血气方刚的王振华心里隐隐作痛,他决定为围棋做点事情。他当时不懂围棋,决定征订围棋报,学习围棋知识,不料却被邮局告知,没有《围棋报》。

振兴围棋,匹夫有责。思来想去,王振华将创办《围棋报》这个决定告诉正在鄂州市商业局上班的发小徐昌林,也是当时的鄂州市围棋冠军。不料,徐昌林坚决反对,“办报纸需要经费,需要人力,北京、上海都没有办《围棋报》,你就不要异想天开”。

不服气的王振华开始恶补围棋知识,三个月学习了《围棋布局》《小型报纸排版》《采访技巧》等7本书籍,记录两本厚厚的笔记。就这样,王振华从围棋门外汉慢慢成为围棋行家。

1987年1月,王振华试着写信给围棋泰斗九段棋手陈祖德,表达了自己准备办《围棋报》的想法。没想到陈祖德不仅回了信,而且对王振华办《围棋报》表示支持。

1998年3月,《围棋报》成立10周年,中国棋院院长、中国围棋协会主席陈祖德(左)来鄂州视察围棋社。(肖文华 摄)

布局:将老婆彩礼哄出来办报

有了围棋国手的鼓励,掌握了基本的围棋知识,资金和刊号成为创办围棋报的“拦路虎”。

王振华回忆,当年结婚的时候,老婆手上有1000元彩礼现金,钱在老婆手上,存折也在老婆手上,当时计划添置冰箱和空调。无奈之下,王振华跟银行朋友一起设局,称银行存款“1000元变4000元”。“我老婆将信将疑将1000元取出来交给了我,《围棋报》创刊的启动资金就有了。”王振华说。

而家中买冰箱的计划,整整推迟了30年才实现——直到2016年才首次添置冰箱和空调。

此外,《围棋报》的创办,还得到了时任鄂州市总工会主席余后容的支持。1988年元月,在余后容的斡旋下,王振华成功拿到“报刊内部准印证”。

报纸准印证办下来后,王振华马不停蹄前往武汉约稿。在湖北省围棋队,接待他的是围棋教练刘力。但得知是他以一己之力办报后,刘力深表怀疑,就试探说:“稿子我可以帮你约,但稿费你得先付。一旦报纸印不出来,我好向写稿人交待。”

王振华二话没说返回鄂州,向单位借了400元钱,这400元钱相当于他半年的工资。当刘力接过王振华送来的400元时,他有些不敢相信,但更多是被眼前这个年轻人所感动,当即成了王振华办报的强力支持者。

凭着这般热情,王振华利用业余时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自费联络了全国各地围棋界知名人士和业余通讯员140多人,这些人成为围棋报忠实的拥趸,积极为办报出谋划策。

王振华白天要干本职工作,办报事宜全靠晚上和业余时间,经常写作、学习到凌晨一两点。由于长期用眼过度,王振华配戴的眼镜从600度一下子飙升到1300度,镜片厚成了瓶子底。

1988年3月14日,第一期《围棋报》新鲜出炉,共印刷了500份,一时洛阳纸贵,人民日报也为此刊发短消息。创刊一个多月时间里,王振华收到来自全国各地2000多封书信。

办完第一期《围棋报》,1300元启动资金告罄,后续资金跟不上。就在这时,鄂州市工人文化宫伸出援手,王振华最终募集到了2000元资金,1989年先后出版三期《围棋报》。

1991年9月,棋圣聂卫平(右)与王振华在鄂州。(范修海 摄)

中盘:全国棋王半决赛落户鄂州

然而,由于早期《围棋报》市场化程度不高,没有造血功能,办报资金捉襟见肘。

怎么办?1991年,王振华萌生一个大胆想法,进京拜访棋圣聂卫平,寻求他的支持和帮助。

1991年7月,全国围棋名人战在北京举行,赛制四天时间。得知消息的王振华连夜乘坐火车赶往北京。因为囊中羞涩,没钱住旅馆,王振华在火车站躺椅上睡了两个晚上。

第三个晚上,在躺椅上睡觉的王振华被执勤民警发现,因为没有手续,民警当即决定要将他遣送回鄂州。王振华讲述事情原委后,没想到民警也是围棋迷,他当即赠送一份围棋报给值班民警。

在火车站睡了4个晚上后,王振华终于在国家围棋队训练室见到了棋圣聂卫平。听闻王振华艰辛的办报经历和一路遭遇后,聂卫平感动不已,并决定将围棋棋王半决赛放在鄂州。

从北京返回鄂州后,王振华将棋圣聂卫平要来鄂州的消息报告给相关部门,但无人相信。无奈之下,王振华给聂卫平打了一个电话,让国家围棋队给鄂州市来一张正式函件。

一个星期后,收到函件的鄂州市高度重视此事,成立第三届全国围棋半决赛筹备委员会,市长黄昌灿担任筹委会组长。

一次,王振华路过鄂州明塘体育场,他突发奇想,能不能将体育场当做棋盘?他将这个建议在组委会上提出,遭到与会者一致反对,却得到了时任鄂州市长黄昌灿支持,“在鄂州大力弘扬围棋文化,可以在明塘体育场建世界最大棋盘嘛,50米长,50米宽。”

王振华说,设计361枚黑白棋子预算是一万元,第一方案是用泡沫设计,但化工厂要价高,资金不够;第二方案用硬纸壳,担心下雨天搬不动。两套方案都被否决了,王振华一筹莫展。

距离半决赛开赛不到半个月了。有一天,路过鄂州市明堂市场时,当他听到“卖簸箕”的吆喝声时不禁灵机一动,何不用楠竹设计直径2米,重20斤的黑白棋子?这个大胆而实用的方案,迅速被组委会采纳。

20世纪90年代初,王振华在女儿王韵的协助下,在街头宣讲围棋。(熊阳春 摄)

收官:黑白世界里“棋”乐无穷

1991年9月25日下午,天空下着小雨,明塘体育场里人山人海。

“聂卫平的现场讲解生动,体育场内10人负责搬送白子,10人负责搬送黑子,这场围棋半决赛足足下了7个多小时。”王振华兴奋道。

面对现场上万名热情观众,棋圣聂卫平感动不已,并称:“全世界我去了一二十个国家,从来没有找到这么热情的观众,鄂州将围棋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天晚上,央视新闻联播对此事还进行了专门报道。

经历此事后,鄂州市决定争取国家正式出版刊号,成立《围棋报》——《围棋报》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办报经费1万元。《围棋报》仍由鄂州市总工会领导。

自此之后,《围棋报》办报开始走上了正轨。1992年,《围棋报》固定为半月刊,每月1日、15日出刊。1993年,应读者和围棋迷要求,《围棋报》办成周刊,一纸风行。

2005年3月6日,王振华在京拜见围棋泰斗吴清源大师(左)。(任洪清 摄)

1996年,《围棋报》发行量达到巅峰,单期发行量超过12万份,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围棋专业报刊。

2000年后,受到互联网冲击,《围棋报》发行每况愈下。2000年报纸发行量下滑至6万份,2002年下滑至3万份。后报社作出决定《围棋报》前往武汉发展,目前报纸发行量一万余份。

2011年开始,王振华免费为鄂州市特教学校学生上围棋课,这一坚持就是12年。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夕,他都自掏腰包3000元,买来围棋书籍送给孩子们。

而跟鄂州结缘的棋圣聂卫平,也非常关心鄂州的发展,他先后多次来到鄂州——1998年《围棋报》创刊十周年,2002年梁子湖捕鱼节,2016年鄂州首届围棋文化节,聂卫平都来到鄂州。

“围棋是中国的国粹,要当做一种文化来传承。”王振华说,2013年退休后,他更加专注围棋文化的发掘,策划并发起了“围棋文化暖心公益行”“围棋之光·网上春晚”等系列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策划:邹霞、熊爱玲、胡晓炎

统筹:吕鉴蕾、陈稳定、陈灿

记者:王焱尧、阮琼、陶辉

摄影:金康、曾达飞

致谢:鄂州市委老干部局、鄂州市档案馆

标签:

最新内容